太原食品認證網獲悉,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“生態產品”概念,這幾天在棗強縣王常鄉引起熱議。因為他們的清涼江牌和南臣贊牌甘薯,剛剛通過了“中國綠色食品”認證。“有了這雙重‘通行證’,以后我們發展綠色農業的勁頭更足了!”當地雙豐紅薯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國巖激動地說。
王常鄉沙土地多,貧困戶多,幾乎沒有工業,在全市115個鄉鎮(開發區)中綜合排名倒第一。但這里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:清涼江貫穿全鄉,每年兩次引黃入境,水源充足清潔;土地資源豐富;空氣清新;沙土地適宜甘薯等根莖類作物生長……近年來,當地黨委政府逆向思維,變劣勢為優勢,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。2009年起,他們在清涼江西岸發展紅薯和紫薯種植,成立了雙豐合作社,注冊了“清涼江”與“南臣贊”商標,還創辦了網站,把產品推向了全國。
如今,雙豐合作社有社員110人,服務帶動南臣贊、孫莊、趙林、橋毛莊等村莊的170個農戶,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,年產甘薯上萬噸,暢銷京、津等周邊城市及黑龍江、寧夏等地,年銷售額達260萬元。去年,雙豐合作社被市委、市政府命名為“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”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合作社所種甘薯采用國標種子和肥料,實行綠色種植管理,經層層審核和驗收,日前一舉通過了“中國綠色食品”認證。
十八大報告中提出“為百姓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”,王常鄉負責人表示,今后將以十八大精神為動力,繼續打好生態牌,大力推進綠色特色種植,力爭再創出幾個“中國綠色食品”,讓更多“生態產品”走向全國。
相關新聞:傳統食品行業借助互聯網營銷有機食品最受歡迎